船舶智能制造标准试验验证
公共服务平台
  • 首页
  • 标准试验验证
  • 标准查询
  • 标准知识推送
  • 标准宣贯培训
  • 标准实施评价
  • 综合服务
  • 运营服务
登录 | 注册
鞍钢一个智能制造应用场景年创效2000余万元
  • 行业资讯
  • 成功案例
  • 平台动态
  • 平台公告
  • 平台运营服务
  • ›
  • 成功案例
  • ›
  • 鞍钢一个智能制造应用场景年创效2000余万元

鞍钢一个智能制造应用场景年创效2000余万元

       2月18日,室外天寒地冻,鞍钢股份热轧带钢厂1780线生产车间里却一派火热的生产场景。隆隆机声中,一块块通红的钢板经过轧制、喷淋冷却等工序,被卷成一卷卷钢带,或入库或装车发货。
       “这就是我们入选工信部2021年度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名单项目的一个子应用场景,仅这个应用场景,平均每年创效就达2000余万元。”手指着眼前长达百米的钢板层流辊道,鞍钢信息产业公司首席研究员刘佳伟骄傲地说。
       刘佳伟口中的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名单项目是指预测性维护与运行优化项目,其通过安装在工业设备上的传感器,实时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或预判故障的发生。它是鞍钢信息产业公司努力克服5G和MEC关键技术在工业互联网中的部署难题,形成的一种具有示范推广价值和行业复制性的企业内5G网络部署架构与网络建设、运维、管理新模式,目前已在鞍钢6家子公司的生产线上得到应用,涉及子场景数十项。
       “就拿传输钢板的这条层流辊道来讲,它由400多个辊轮组成,若有一个辊轮停滞,传输中钢带表面就会造成划痕,出现产品质量异议,进而造成损失。”刘佳伟举例说,在该场景实施预测性维护与运行优化项目过程中,他们在每台辊轮的电机上安装两台传感器,将电机的温度、电流、振动等数值进行实时采集,再通过电脑分析数值的波动曲线,这样就可以准确及时地发现辊轮运转是否正常了。
       相比此前主要依靠人工巡查辊轮故障,目前,热轧带钢厂1780线钢板的废次品、降级品减少到原来的1/10。特别是得益于预测性维护与运行优化项目的实施,产线工作人员实现了设备状态发展趋势的预测,从而可制定更加合理的维护方案,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以该项目为依托,我和团队正围绕如何提升设备故障预测的准确性继续发力,力争将设备故障发生预测的时间精确到哪天甚至哪个小时。同时,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撑,全力将设备巡查工匠级大师的经验进行固化,利用到生产中,全力为数字鞍钢建设贡献力量。”刘佳伟说。

评分:1星2星3星4星5星
总评分:0
Loading...

留下评论

取消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70号

电话:010-62120306 传真:010-62183696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