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建造以“智”取胜
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以下简称“太湖实验室”)与华为联合打造的“船海数据智能应用联合创新实验室”(以下简称“联创实验室”)在无锡揭牌——这是太湖实验室和华为的首次跨界合作,抢占智能船舶装备和创新技术的制高点。
此次太湖实验室和华为首次跨界合作,针对船舶与海洋领域数据治理、智能化试验室、船舶智能技术工程化应用等方向的核心技术开展联创研究,瞄准船舶智能技术工程化应用技术方向和船舶海洋数据智能应用,完成相关智能设备系统研制、船海智能化提升。
据了解,船舶的航行受气候的影响较大,目前船员对于船舶状况、航行状态等的判断主要还是依靠经验和理论知识,这样一来难免会出现不恰当的决策,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或财力损失。智能船舶以“大数据”为基础,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如实时数据传输和汇集、大计算容量、数字建模能力、远程控制、传感器等,实现船舶智能化的感知、判断分析。
智能船舶建造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船舶航行运营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经济环保性;提高造船质量与效率,减少每吨位造船的能耗、材耗和工耗。我们推动智能船舶产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推动船舶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成为造船强国和海洋强国。所以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海洋装备技术的发展必然聚焦在“绿色、智能”两大方向上。
2021年,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以下简称海博会)中国工程院院士、船舶力学与船舶工程学专家吴有生先生表示,智能船舶技术要变“注重造躯体”为“注重造内脏与神经系统”,以“智能技术”推动“动力、配套与信息装备技术”更新换代,提升船舶航行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环保性;其次,要把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结合起来,加快发展中国船舶高端制造技术,使生产效率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助力实现“碳中和”达标。